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話雖如此,但是民間的老祖宗總喜歡通過“知面”,從而“知心”。就像民間有“男怕水蛇腰,女怕顴骨高”、“龜背蛇腰不可交”等等。
雖然老祖宗“以面識人”的說法不準(zhǔn)確,甚至有些說法在很多年輕人看來是無稽之談。但是在民間很多老人的眼中,民間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說法,能夠傳承到今天,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比如說,老祖宗有“耳高眉一寸,永不受貧困”的說法。那么,這句話說的,又是什么意思呢?老祖宗的這個說法,說的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所謂“耳高眉一寸,永不受貧困”的說法,意思就是說,老祖宗認(rèn)為,如果耳朵長得比眉毛高,那么就是富貴的,不會受窮。
這句話說的究竟有沒有道理?老祖宗又為啥有這樣的說法呢?
這俗語在民間其實(shí)應(yīng)用得非常廣泛,很多人即便不知道這句俗語,也聽過類似的話。就比如說民間的老人,看到小孩子的耳朵大,會說“這個孩子有福氣”;看到小孩子的耳垂大,也會認(rèn)為這個孩子有福氣等等。仿佛耳朵的大小、長短,已經(jīng)和有沒有福氣掛上了鉤。
甚至在古代的小說中,這樣的說法也深入人心。就比如小說中描繪劉備長相的時候,往往都會用到一個詞語,那就是“兩耳垂肩”。甚至老祖宗還有“兩耳垂肩,貴不可言”的說法??梢?,這樣的觀念,十分深入人心!
但其實(shí),這種說法雖然深入人心,但卻沒有什么科學(xué)依據(jù),只是古代人“耳崇拜”、“耳文化”的一種延續(xù)。
在遠(yuǎn)古時期,人們是由于對自然認(rèn)知的不足,所以就會誕生一批神仙,而人類部落的首領(lǐng),就是那些能夠和神靈對話的人。所以聆聽上天的旨意,對于遠(yuǎn)古先民來講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
為了能夠更好地聆聽來自神靈的指示,于是部落的首領(lǐng)往往會佩戴一些大耳的面具,希望借此來更好地獲取來自上天的旨意。
久而久之,大耳朵變成了一種神圣的象征。我們可以看到,佛像的耳垂也是大大的,同樣是受到了這種文化的熏陶。
再后來,到了漢代時候,長耳朵又成了富貴和長壽的象征,也正是這個時候,有了“雙耳垂肩,貴不可言”的說法。后來,耳朵長得長,還被人們看作是子孫興旺的外在表現(xiàn)之一。
古代的很多小說中,帝王大多都有著“雙耳垂肩”的特征。
正是由于小說的渲染,民間文化的流傳,老祖宗智慧的口口相傳,耳大有福,耳長有富的觀念,才逐漸深入人心。即便到了現(xiàn)在,這樣的觀念還依舊根植在那一代人的心中。
老祖宗識人術(shù)在民間廣泛流傳,除了有“耳高眉一寸,永不受貧困”這樣的俗語之外,還有很多。比如說“兩腮無肉不可交”、“雙耳尖小多妨克”、“耳無輪廓多破散”等等。這些民間的識人之法,雖然不一定準(zhǔn)確,但卻成為老祖宗探索未知命運(yùn)的一種重要途徑,甚至影響了古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