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北宋·蘇軾
這是蘇軾品評唐代詩人王維的詩與畫時說的一句話。
王維,號摩詰,唐代著名詩人,畫家。王維書畫堪稱一絕,史料記載:“(王維)書畫特臻其妙,筆蹤措思,參于造化;而創(chuàng)意經(jīng)圖,即有所缺,如山水平遠,云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
王維,他以繪畫藝術(shù)的技法和視野來看待詩歌,他將詩與畫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在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他能細膩地感受并準確地把握自然美景,并將詩人的情感寄托在自然景物中。所以,王維的詩歌清新淡雅,意境悠遠,呈現(xiàn)出“詩中有畫”的美感,有著動人心扉的藝術(shù)魅力。

讀王維的詩,如同欣賞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那唯美的意境仿佛讓人置身于詩情畫意的涓涓細流中;讀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就如同欣賞一幅水墨山水畫一樣,就連他的送別詩中,都有著唯美動人的畫面。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邢桂州》中的“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一句句送別的詩歌,都是令人心神搖曳、浮想聯(lián)翩的美麗畫面。

王維隱居輞川時寫下的山水詩,每一首可以說都是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以至于他的詩歌成為后世畫家創(chuàng)作的藍本,如王維詩畫合一的《輞川圖》開啟了后人詩畫并重的先河,成為后世畫家爭相臨摹的范本。
王維隱居輞川時寫下的這首《積雨輞川莊作》,堪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經(jīng)典之作,原詩如下: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輞川,地處唐長安附近藍田縣內(nèi),今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西南。輞川是一條風光秀麗的川道,這里峰巒疊嶂,景色宜人。輞川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從而被人們譽為“形勝之妙,天造地設(shè)”。唐代,輞川是很多文士向往的山川臥游之地。
唐朝初期,這里的主人曾是詩人宋之問,他在輞川修建了莊園別業(yè)。宋之問之后,王維成為這一莊園的主人,王維認為輞川是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王維接手莊園之后,依據(jù)輞川的自然地貌,結(jié)合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重建了這座莊園。一座面貌煥然一新、充滿人文情趣的詩意棲居地呈現(xiàn)在詩人眼前。

這首《積雨輞川莊作》,就是詩人王維在輞川居住時寫下的一首詩。在這首七律中,詩人把自己優(yōu)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結(jié)合起來描寫,創(chuàng)造了一個物我兩忘、情景交融、詩情與畫意相得益彰的審美意境。
首聯(lián)“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是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藜,一種草本植物,嫩葉新苗皆可食;菑,已開墾的土地,這里指的是輞川一帶的田野。
這兩句大意是說:正是連雨時節(jié),天陰地濕,空氣潮潤,靜謐的叢林上空,炊煙緩緩升起來,山下農(nóng)家正燒火做飯呢。

久雨后空寂的山林中煙火徐徐升起,農(nóng)家做好飯菜送往田里。詩人構(gòu)思別出心裁,行文布局巧妙設(shè)置,先寫冉冉升起的炊煙,空林之中炊煙升起,引發(fā)讀者好奇之心。
然后,詩人對山林中的炊煙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婦女蒸藜炊黍,把飯菜準備好,便提攜著送往田間地頭,因為家中的男性一清早就去地里耕作了。
首聯(lián)展現(xiàn)的情景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先寫空林煙火,一個“遲”字,不僅把陰雨天的炊煙寫得十分真切傳神,而且透露了詩人閑適安逸的心境;再寫農(nóng)家早炊以及田頭野餐,展現(xiàn)一系列人物活動的畫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氣息,鄉(xiāng)下人家那怡然自樂的心情躍然紙上。

頷聯(lián)對仗工整,是純粹的景物描寫。“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為全詩最為精彩之處,也是全詩的點睛之筆。這兩句大意是說:廣闊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婉轉(zhuǎn)動聽的歌聲。
這兩句動靜結(jié)合,色彩和諧,白鷺在廣漠的水田上意態(tài)閑適、翩然而飛;黃鸝鳴棲于茂盛幽深的樹林深處。這兩句寫出了山水田園之美,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堪稱千古名句,讀來令人心醉。
漠漠、陰陰,兩組看似簡單的疊聲詞的加入,增強了詩歌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把清新優(yōu)美的自然景物鮮明地繪于紙上,引導(dǎo)讀者步入出神入化的藝術(shù)境界,而且這兩組疊詞的運用使得整首詩歌既獲得聲韻上流轉(zhuǎn)空靈的美感,又倍增鮮活氣息。

頷聯(lián)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的視覺體驗和聽覺體驗所得:廣漠空蒙、布滿積水的田間地頭,白鷺翩躚起舞,意態(tài)是那樣嫻靜瀟灑;遠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樣的甜美。
輞川的夏日,飛鳥啼鳴。詩人只選了形態(tài)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lián)系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并從動態(tài)美和聲音美兩個方面來寫白鷺和黃鸝:潔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翩躚起舞,黃鸝歌喉婉轉(zhuǎn)。
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頸聯(lián)“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朝槿,木槿,落葉灌木,夏秋之際開花,朝開暮謝,古人以為人生無常的象征;露葵,即綠葵,一種綠色蔬菜,可以煮來佐餐。
頸聯(lián)大意是說,我在山中修身養(yǎng)性,觀賞朝槿晨開暮謝;在松下吃著蔬食,和露折葵,與自然融為一。
詩人沉浸在輞川的山水田園風光之中,靜修持齋、參禪悟道,物我相融。詩人遠離外界的功名利祿、城市的車馬喧囂。

這是詩人當下的生活寫照,也是詩人在輞川的沉浸式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山中靜修,觀木槿而悟人生,松下折葵,吃著清淡的蔬食,參悟著人生。
首聯(lián)中的“空”與頸聯(lián)中的“靜”遙相呼應(yīng),構(gòu)成王維詩歌表達禪趣的方式??张c靜也是深層次進入王維詩歌的鑰匙,正因為詩人的空靜之心,才能感受與領(lǐng)悟自然之美,與自然融為一體。
其實這種借自然之美來表達詩人情感的詩句,在王維的詩歌中隨處可見。如《鳥鳴澗》中的“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不一而足。

尾聯(lián)“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這兩句大意是說:我已經(jīng)是一個從熙熙攘攘、追名逐利的圈子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么還要猜疑我呢?
野老是詩人的自稱,詩人快慰地說:我早已經(jīng)淡泊了名利,于人無礙,與世無爭了。還有誰會無端地猜忌我呢?我?guī)缀蹩梢悦獬龎m世煩惱,悠悠然耽于林泉之樂了。
其實,尾聯(lián)是詩人對這種生活發(fā)表的一番議論,野老已經(jīng)與人無爭,海鷗為何對我有所懷疑?詩人借用典故闡述自己已無機巧之心,正可與海鷗為伍,詩人的仕進激情似乎已經(jīng)消退,此刻的他全身心沉浸在山水田園之中了。

王維在這里借用的典故有兩個,第一個是“爭席”,出自《莊子》:楊朱去從老子學道,路上旅舍主人歡迎他,客人都給他讓座;學成歸來,旅客們卻不再讓座,而與他爭席,說明楊朱已得自然之道,與人們沒有隔膜了。
第二個典故是“海鷗”,出自《列子》載:海上有人與鷗鳥親近,互不猜疑。一天,父親要他把海鷗捉回家,他來到海濱,海鷗看見他便飛得遠遠的。因為他的這種行為打破了他和海鷗的親密關(guān)系。

這兩個充滿老莊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兩相結(jié)合,抒寫詩人淡泊自然的心境。而這種心境,正是頸聯(lián)所寫的“清齋”“習靜”的結(jié)果。
這首七律,形象鮮明,興味深遠,表現(xiàn)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是王維田園詩的代表作。
整首詩起承轉(zhuǎn)合一氣呵成,詩人發(fā)情景之蘊,營造了有人、有聲、有情之景,澄淡精致,格在其中。

王維的這首詩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歌的代表作。作為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首先在于此詩蘊含的自然、蕭散、清逸、淡遠之趣。王維的詩具有一種獨特鮮明的美學色彩,使人能感覺到清新自然之氣。
這種獨特審美趣味的呈現(xiàn),一方面得益于詩詞內(nèi)容構(gòu)成上選景用物,如空林、水田、夏木、朝槿、露葵,呈現(xiàn)出的是靜態(tài)美;而煙火、白鷺、黃鸝、海鷗等意象,呈現(xiàn)出的則是動態(tài)美。
另一方面,這首詩的審美趣味的呈現(xiàn)還與詩人遣詞用字有著非常緊密的關(guān)系。如詩中的“空”“靜”“清”等字的選用,是詩人刻意為之的結(jié)果,因為這樣的字詞能營造出一種靜寂悠遠、澄空凈濾的禪意境界。

王維這首詩之所以能成為田園山水詩的范式,還與詩中所選的色彩有關(guān)。如青、白二色,詩歌整體給人以寂靜、清涼之感。
從詩歌美學的角度分析,青、白二色的選擇與王維蕭疏清雅、閑靜淡遠的審美情趣有著內(nèi)在契合點,也與王維崇尚自然、閑適恬靜的風格相符合。
王維此首詩歌雖多淡素色,卻又用亮色點筆,詩歌中水田漠漠,夏木陰陰,白鷺翩躚,都是水墨般的素色基調(diào)。

然而詩人在水墨畫卷中匠心獨運地加入了動感輕盈的黃鸝鳥,黃鸝鳥的色彩作為亮色調(diào)的加入,使得整體色調(diào)鮮活生動起來。
作為山水田園的代表作,王維的這首詩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融為一體。山水田園詩發(fā)展至盛唐已經(jīng)臻于完善,詩人經(jīng)由大自然的陶冶從而獲得心靈的超脫,取得內(nèi)心的安寧、平衡與解脫。恰如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有禪味而不用禪理說教,將禪趣融入詩歌的自然表現(xiàn)中。

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歌的代表作。詩人把自己幽靜、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田園風光相結(jié)合,營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呈現(xiàn)出閑適、靜逸、清遠的 藝術(shù)風格,在中國詩歌史中,這是獨樹一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