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日期:2022-7-20 16:47:56 訪問次數(shù):679
詩歌到了清朝之后很顯然并沒有什么突破,這也使得當時很多的詩人,還是一味地模仿前人的作品,使得作品沒有新意,也失去了詩歌的韻味,還是停留在原地,始終是無法超越唐詩。而這對于很多的有見識的詩人來說,他們是看在心里眼,急在心里,所以站出來大聲疾呼,一定要對于詩歌進行改革,首當其沖的則是著名詩人趙翼,作為當時著名的詩人,他不停地告訴世人,對于詩歌的創(chuàng)作不能走老路,一定是要有所創(chuàng)新。
趙翼是清朝詩人中比較大的一位,很多的作品同樣是膾炙人口,尤其是他的一首《論詩五首·其二》,可以說是深入人心。當時詩人正是看到很多人只是一味地去模仿前人的作品,不愿意去創(chuàng)新,這也使得詩人很是氣憤,于是在這首詩中,他大聲疾呼告訴世人,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一定是要有新的東西融入進去,不要老是去模仿,這樣的話不可能會有驚世駭俗的作品,對于文學不會有好處。
《論詩五首·其二》
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可能很多人對于這位詩人不太熟悉,對于這首詩的詩句也不太了解,但是看到這首詩之后,相信一定又不會陌生,特別是最后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也兩句經(jīng)典名言,寫出了詩人最真實的感受,畢竟文學的創(chuàng)作它需要創(chuàng)新,而且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特色,文學的作品自然也要向前發(fā)展,如果一味地模仿,一味地走老路的話,那么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就會變得很庸俗。
趙翼,字云松,號甌北,江蘇常州人,清朝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歷史學家、評論家等等,他的詩清新脫俗,每一首都是別具一格,在這首《論詩五首·其二》中,他正是把自己對于文學的理解,還有對于現(xiàn)實的擔憂,全部寫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他眾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第一二句則是以李白和杜甫的詩來為例,說明了每一代的詩風都不一樣,應該要有去創(chuàng)新,“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李白和杜甫是盛唐最偉大的詩人,他們的作品被無數(shù)人喜愛,一直流傳至今,不過流傳到了今天,其實也不覺得有什么新鮮了。在這里詩人并不是諷刺李杜,而告訴人們,他們的作品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我們不能夠在按他們的風格去創(chuàng)作,而是要大膽去創(chuàng)新。
第三四句則是兩句名言,相信你即使是沒有讀過原文,那一定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聽過這兩句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歷史是一條長當,它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而且每一時代它都有很多才華橫溢的人誕生,各自開創(chuàng)了一代新的文風,這樣才能夠領導詩壇幾百年。最后這兩句詩人正是直抒胸臆,再次明確地告訴了世人,一定要重新去創(chuàng)新,只有創(chuàng)新詩歌才有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