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文苑雜談
文苑雜談
推薦信息
Recommend
熱門信息
Hot

一首2000年前的奇詩,大詩人勸大家別學,才子不聽,結果貽笑大方 [興趣認證]

發(fā)布日期:2022-7-30 20:08:10 訪問次數:799

近幾年,課本上出現了一首名叫《江南》的樂府詩,取代了駱賓王的《詠鵝》成為了小學課本的第一首詩,很多人不太理解這首詩好在哪里。

全詩只有短短幾十個字,卻有多處重復,特別是最后4句“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更是跟順口溜一樣。它之所以能得到教育專家的推崇,是因為詩的語言清新雋永、明快自然,很適合小學生背誦。


事實上,文壇像這種詩并不少,而且有的寫得很是高明,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芣苢》。這是2000多年前的一篇千古奇文,通篇48個字只有6個字不重復。不少名家將它捧為神作,清代文學家姚際恒甚至稱其:“章法極為奇變”。但也有大詩人覺得它被高估了,清朝大詩人袁枚稱:“今人附會圣經,極力贊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

《國風·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這首詩來自《詩經》,是當時民間女子在采芣苢時所唱,作者為周代的無名氏。“芣苢”是一種野草,又叫車前草,可食用。《詩經》中一嘆三詠的方式很常見,大量重復的詩也不少,但像這首詩這樣,通篇只有“采”、“有”、“掇”、“捋”、“袺”、“襭”6個動詞不重復的,還是很少見的,這也是這首詩最大的特點之一。

詩的首行“采采芣苢”中的“采采”作形容詞解,意思是鮮艷有光彩的芣苢。而6個動作則一氣呵成,寫的是采草的整個過程。大家先把草采下來,拿在手上,把葉子取下來捋好。“袺”是指拿衣服衣襟兜著,“襭”是指把衣襟扎在衣帶上盛放東西。

從藝術效果上來看,這首詩和《江南》一樣,通過動詞和反復詠嘆,通篇沒有一個“樂”字,也沒有一處正面寫人物的神態(tài)樣貌,卻將人物內心的歡喜寫得淋漓盡致,樸素而雋永。正因如此,它才得到了不少古代名家的認可,據筆者了解到,目前四川高校的專家正在研究怎么將它唱出來。

大詩人袁枚卻認為對此詩的推崇是因為大家過于迷《詩經》,也勸大家不要模仿,但偏就有人不聽,不信這個邪,非要一試身手,一位名叫章齋才子就模仿了幾句:

點點蠟燭,薄言點之。剪剪蠟燭,薄言剪之。

史書上對這首仿作的評價是4個字“聞者絕倒”,意思是大家看到他的仿作都被雷到了。人家《詩經》之所以那么寫,是因為女子采野草時確實一直在重復著手上的動作,心里也很歡快,所以一嘆三詠地唱著歌。但哪有人在家里沒事剪蠟燭燈芯,還一直剪,邊剪還邊歡快地歌唱的道理?所以這次模仿完全是貽笑大方。


事實上,《詩經》中還有不少經典是后世沒辦法效仿,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比如“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比如“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都是唐宋名家都不敢輕易仿的經典。之所以會如此,一方面是因為先秦的民歌太有地方風情,看似很簡單,但平淡著透著大雅;另一方面它們來自民間,來源于生活,一般文人并沒有這么深的體會。對這次失敗的模仿大家怎么看
二維碼
微信

微信號:fdl867201610

QQ
電話
400 106 2866
郵件
867201610@qq.com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