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2年~1598年的萬歷援朝,明軍帶來關(guān)帝信仰,外加朝鮮王室喜歡《三國演義》。那時的關(guān)帝廟在朝鮮半島一度輝煌,不過朝鮮的士人階層十分抵制。第一座關(guān)帝廟在朝鮮建立,朝鮮國王很想去,但被朝廷大臣給強勢阻止了。
2、南宋年間,民間辦喪事非常講究排場,“以盡力豐侈為孝,否則深自愧恨,為鄉(xiāng)里羞”。每場葬禮參加的人數(shù)都多達幾百上千,擺幾十上百桌酒席,賤賣田宅辦喪事的人很多,辦完喪事破產(chǎn)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還有的終生貧困不得償還。

3、乾隆打著編修《四庫全書》的旗號,暗地里推行文化專制,共焚毀各種書籍達71萬卷之多,是歷朝歷代中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焚書”行動。所有戰(zhàn)亂損毀的書加起來,可能都達不到這一數(shù)目,許多私人的珍貴藏書典籍消失。
4、“衣冠禽獸”這個成語本是褒義詞。因為明朝文官服繡禽,武官服繪獸。到明朝中后期時,官員貪污腐敗不干事,“衣冠禽獸”便變得貶義,清朝就已經(jīng)完全定性。
5、南唐后主李煜詩詞書法雙絕,而且禮佛極為虔誠。他親自動手削竹片,制作僧人如廁用的廁籌,還用面頰檢驗質(zhì)量,感受下是否光潔滑爽,以免劃傷僧人屁股。

6、《唐律疏議》記載,若食品變了質(zhì),食品的所有者必須立刻銷毀食品,否則要被杖打90;有害食品,送人或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刑一年;若致人死亡,食品所有者要被判處絞刑。古代也是很重視食品衛(wèi)生安全的啊。
7、五代十國時期,南朝漢,除皇帝以外的,上至宰相,下至縣令,全是太監(jiān)?;实垲C布法令:考中進士的人一律先閹掉。專門閹人的技術(shù)人員還被成了編制。
8、“莫須有”的真正意思是“難道沒有!”南宋中興四將韓世忠認為,真正被“莫須有”罪名害死的,并不是岳飛,而是岳云和張憲。

9、“何不食肉糜”的傻皇帝司馬衷其實特別重情義。八王之亂中,嵇康的兒子嵇紹護他,敵兵要殺,司馬衷攔著說:“他是忠臣不能殺啊?!弊詈箫B還是被殺,濺了司馬衷一身血。之后司馬衷脫險回朝,每次上朝都穿著沾血龍袍,大臣們勸他換了,司馬衷不肯,哭著說:“這是忠臣的血,千萬不能洗啊!”
10、南宋時期,金熙宗完顏亮引兵50萬攻南宋,宋軍無不望風而逃。然而在采石磯,書生虞允文率弱兵少兵打敗金軍,金國因此陷入內(nèi)亂。此戰(zhàn),至少為南宋續(xù)命100年。

11、滿清八旗子弟,算是軍二代。有些好賭博的,拿著祖先的盔甲兵器當廢鐵賣,然后當賭注繼續(xù)。
12、參加過五四游行抗議賣國行為、火燒趙家樓的主要參與者,學生領(lǐng)袖梅思平。在后來日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時,梅思平成了漢奸,開始為日本人賣命,直到抗戰(zhàn)勝利。

13、包拯包青天為官時的年薪總額,相當于今天2300多萬人民幣。所以宋代官員工資高福利多待遇好,一般不冒大風險貪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