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zhàn)爭期間,我軍有一些將領因為各種原因會遭到降職,其中較為有名的是四野的曾克林,他在此期間足足被降職了5次之多。但事實上,四野還有這樣一位將領,一生中被降職的次數(shù)比曾克林還要多五次,他就是黃克誠大將。

黃克誠被降職的十次經(jīng)歷中,有少數(shù)幾次是因為上級的調(diào)整和組織變動的需要,大部分時候降職都是因為他那耿直難改的性格。他有多執(zhí)拗?黃老遵循的原則是能直接說出來就絕對不會藏著掖著,被很多人評價為最不會委婉講話的將領。他對工作要求很是嚴格,只要發(fā)現(xiàn)了某一方面的不足,就會把問題提出來,并發(fā)表出自己的改進意見。做法本是好的,但這種性格卻讓他經(jīng)常碰壁。

舉個例子,黃克誠在長征期間擔任團政委,他在團里的搭檔張宗遜(55年開國上將)在一次戰(zhàn)斗當中受了傷,這本是難免的事情,卻引起了黃克誠的深度反省,并總結(jié)出了紅軍當時作戰(zhàn)的錯誤之處——雙方實力差距過大的情況下不該硬碰硬,只會增加傷亡,隨后他便把得出的結(jié)論報告給了上級。但這不僅沒能得到上級的重視,反而被扣上了思想保守的罪名:這樣的話說出來不好聽,上級面子掛不住,直接把黃克誠降職了,從團政委被貶到了科長。

在這次降職事件過后,黃克誠并沒有吸取什么“教訓”,調(diào)整自己耿直的性格,在工作中他仍然是直來直去有話就說。所以他的職位是一掉再掉,最后甚至被降到了軍事裁判所所長,直到長征結(jié)束他都沒有得到升職。在之后的抗日戰(zhàn)爭中黃克誠也因為這樣的原因被降職了幾次,而解放戰(zhàn)爭期間因為給四野做的貢獻太大(1945年主動帶領新四軍第3師北上,組建東北解放軍),沒有被降職,但他那耿直的性格甚至到了建國以后都沒有絲毫改變。

1959年的時候,我國正處于大躍進時期,全國掀起了一陣浮夸風,事實上損害經(jīng)濟和民生發(fā)展。善于思考的黃克誠力挺彭總,對現(xiàn)狀表示出不同意見。之后主席親自對黃克誠進行思想疏導,在與主席談論的過程中,黃克誠講到了46年解放戰(zhàn)爭時錯誤的固守四平打法,造成了大量傷亡幾乎毀掉剛剛壯大的東北我軍。在那場戰(zhàn)役開始之前,黃克誠就向上級申報過早點北撤機動作戰(zhàn)的建議,但是并沒有得到許可,他只能帶著戰(zhàn)士們死守四平,最后撤退時已經(jīng)損兵過萬受到重創(chuàng),過了這么多年他回想起來仍感到十分心痛。

主席對于黃克誠的話感到十分震驚,因為當年下達死守四平命令的并非別人。對此黃克誠仍是十分耿直:“就算是你定的,這個命令也是錯誤的?!蹦苓@樣和主席直來直去的人,在建國之后可以說基本沒有。但畢竟黃克誠是為了國家,沒有一點私心,所以主席并有責怪他,感嘆其耿直的性格一點都沒變。也正因為這種性格,黃克誠幾十年來前前后后被降職了十次,職位最低的時候甚至直接成了一名士兵。

到了晚年,黃老仍然保持著固有風格。由于身患重病,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已經(jīng)無法工作。但是在面對多種疾病折磨的時候,黃老竟然主動放棄了治療,因為治病需要使用昂貴的進口藥,他不想給不富裕的國家?guī)硪欢↑c經(jīng)濟負擔,把這當作“不能工作的人最后的貢獻”。無論誰來勸他,他都不肯重新用藥。黃老在1986年與世長辭,終其一生,他的性格從來沒有被改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