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也是一位奇人,早年間隱居鄉(xiāng)里,無非就是讀書做學(xué)問,但是由于名氣大,被朱元璋請出門,從此一位影響了明朝歷史的天才走進(jìn)了人們的視線。關(guān)于劉伯溫其人其事在民間有很多的傳說,那整個時朝最出色的才子,一個是王陽明,另一個就是劉伯溫,兩個人都是那種天才,不僅在有著軍事才能,同時還是思想家、文學(xué)家、詩人;在各個方面都表現(xiàn)得很出色。

明朝在文學(xué)上最具影響力的是小說,其實小說在傳統(tǒng)的文人眼中,那只不過是消遣之物,難登大雅之登,當(dāng)然那是過去的看法,在今天小說同樣有其存在的意義。不過像劉伯溫這種傳統(tǒng)的文人,自然是不屑于寫小說,他留下來的作品中,大多以散文和詩歌為主,只有極少部分的詞,但是同樣寫得很不錯,譬如這首《眼兒媚·萋萋芳草小樓西》,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相思之作,通篇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

《眼兒媚·萋萋芳草小樓西》
明代:劉基
萋萋芳草小樓西,云壓雁聲低。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
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
劉伯溫原名劉基,公元1311年生于浙江文成南田(浙江溫州青田縣),作為那個時代最具有影響力的軍事家,劉伯溫的軍事才能深得朱元璋賞識,另外在文學(xué)上的表現(xiàn)也是可圈可點,一些經(jīng)典的詩作,還有詞作,那也是達(dá)到了很高的水準(zhǔn),而這首《眼兒媚·萋萋芳草小樓西》也是他為數(shù)不多的相思詞,整首詞情感細(xì)膩,寫得也很傷感,有著一種淡淡的憂傷。

相思也是詞作中很重要的一個主題,畢竟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愛情,有了愛情自然就會相思,而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引起情感的共鳴。劉伯溫在這么一首相思之作中,把那種孤獨之感,還有對于愛情的向往,描寫得很是感人;雖然通篇只有那么寥寥數(shù)語,但是讀來卻讓人感慨萬千,可見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一位多情之人,而且這首詩寫得很有水平,通篇有動有靜可謂是層次分明。

詞的上片還是按老套路,先是由景入情,這種寫法被很多人反復(fù)使用,可是劉伯溫寫得很細(xì)膩,反而是推陳出新;小樓西邊有一塊草地,上面草生長得很是旺盛,云朵低垂,大雁則是在哀鳴。遠(yuǎn)處還有兩行稀稀疏疏的柳樹,一絲殘陽照射在大地上,柳樹枝頭還棲息了很多的烏鴉。在這幾句中,重點是描寫了周圍的景色,無非是為了下面幾句做鋪墊。

詞的下片重點描寫了相思之苦,以此來表達(dá)內(nèi)心的憂愁,還有對于遠(yuǎn)方愛人的相思,山上的草木在秋風(fēng)里依舊郁郁蔥蔥,還帶著綠意,人就在武陵溪。在這里是化用了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的意境,可謂是寫出了新意。無情的是那夜空中的一輪明月,有情的人想要回到故鄉(xiāng),一同來到思婦的閨房里,從而排解心中的相思之苦。

劉伯溫的詞也是深受宋詞的影響,而且寫得也是很深情,所以這首《眼兒媚·萋萋芳草小樓西》一詞,每一句都很感人,也充滿了無限的憂愁。一位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獨自在外漂泊,那種孤獨之感,還有對于愛人的相思,可謂是深入骨髓,而劉伯溫用一種極為溫情的口吻娓娓道來,使得整首詞感人至深,讀來也是讓人贊嘆不已。漂泊的人很苦,相思的人同樣很苦,正是有了相思,才讓愛情越發(fā)彌足珍貴,讓我們感受到了愛情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