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三人并稱為晚清“四大名臣”,其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在任職期間推行了洋務運動,鼓勵賢才,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
可如此能干的晚清大臣,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只是一個普通的耕讀人家而已。他參加過數(shù)次科舉考試,才登科及第,歷經(jīng)十余年官場浮沉,終于官至二品。只因曾國藩曾信奉一個道理:
男人欲成大器,人脈次之!
而曾國藩也從人生經(jīng)歷中,還悟出了四句真言,若是你能參透其中的道理,或許也能出人頭地。

“挺”字真言
“堅韌支撐,可建非常之業(yè)。”
封建社會時期,沒有顯赫身世的曾國藩,只能依靠科舉考試,入仕為官,才有一番作為。
他的一生就在于一個“挺”字。這個“挺”可以說是堅持不懈,鍥而不舍,也可以是挺身而出,有勇有謀。
曾國藩歷經(jīng)會試落榜,但他并未因幾次失敗,就此放棄,反而是潛心學習,更加努力去迎接下一次考試。而皇天不負有心人,曾國藩終于登第,走上了他的仕途之路。

在他入朝為官后,他也不是橫沖直撞,貿(mào)然猛進,而是有足夠清晰的大局觀,能明辨是非,挺身而出,主動建立湘軍,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他的人生當中,曾遇危難之際,但依舊能堅韌不拔,不輕易氣餒,在這種信念支撐之下,定能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沒有任何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只是在這充滿荊棘的道路上,歷經(jīng)無數(shù)次的失敗與挫折,才能披荊斬棘,走向成功。

因此男人欲成大器,并非全靠“人脈”二字,而是遇到挫折與磨難之時,貴在堅持,挺下去。
“辣”字真言
“殊為眼明手辣”。
曾國藩曾用此話評價弟子李鴻章,說他做事果斷,能直截了當切入重點,抓住最核心的部分去實行。
而曾國藩本人也是這樣的做事態(tài)度,他不畏權貴,不拘泥于封建約束,直接表達并實行他的看法與行動。
因此晚清許多大臣都認為,曾國藩乃毒辣之人。

男子若想成大器,自然是不能表現(xiàn)出過于軟弱,柔懦寡斷的個性,并且切記以婦人之仁來看待問題。
男子若是猶猶豫豫,不斷徘徊,可能眼見即將到手的機會,都會錯失。
所以男子欲成大器,必須要果斷取舍,切勿優(yōu)柔寡斷,只要在合法的范圍,不違背自己的心意的情況,下定了決心,看準了機會,就可以立即去執(zhí)行。

“敬”字真言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strong>
自古以來,中國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在處世之道,待人接物上,是遵從為“愛與敬”。
曾國藩也深受其影響,在其行為舉止之中,處處體現(xiàn)出“敬”字。在人際交往中尊重他人,才能獲取他人的尊重,這是基本的常識。

男子欲成大器,想要成就一番事業(yè),都得與人交際和合作,也就意味著需要與人建立友好的關系。想要與人處好關系的前提,便是學會尊重。
不因其身份地位,年齡大小,相貌好壞,而區(qū)別對待。并且不管對方于你來說是否有用,都應該保持一顆尊敬他人的謙虛之心。
曾國藩也因待人謙和,尊敬他人,被人贊頌。他不曾因對方的官職身份高低,就對人區(qū)別對待,可見他處事的態(tài)度,為他獲得了周圍人的贊賞。

“恕”字真言
“容得別人短處,乃是豪杰舉動?!?/strong>
曾國藩一生為人謙和,待人真誠,即使是朝野中有人與其意見不合,處處針對他,曾國藩也不氣惱,仍然寬容對待。
與之齊名的晚清名臣左宗棠,曾經(jīng)就和曾國藩不太對付。左宗棠便在朝堂上與其作對,經(jīng)常提出與曾國藩相反的意見。

但曾國藩并不因此憤怒,反而以一顆赤誠之心,來化解兩人之間的矛盾。曾國藩沒有因左宗棠的處處針對,對其改觀,而是欣賞左宗棠的才干,多次舉薦幫襯左宗棠。
男子欲成大器,能力是重要的一部分,但要學會包容,寬恕別人的錯處。切勿太過苛刻,這會使得庸人自擾之,用他人過錯來懲罰自己。
曾國藩的這四句真言,讓人能夠了解到欲成大器,并不只是光憑人脈,還需要修身養(yǎng)性,有能力者事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