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日期:2021-2-3 8:04:11 訪問次數(shù):1671
春卷
2月3日,就到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提到立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吃春餅”或者“吃春卷”。吃這兩種食物的習俗,還有一個專屬的名字“咬春”。
今天的春餅,主要是把一些蔬菜和肉類切成絲、炒熟,再直接卷在面餅里吃。春卷的口味則更重一些,是用薄薄的面皮包住餡料后油炸而成。一般而言,北方人吃春餅比較多,而南方人則相對偏愛春卷。記者最喜歡這些關(guān)于吃的習俗了,能夠給自己弘(hao)揚(hao)傳(jie)統(tǒng)(jie)文(zui)化(chan)一個絕佳的機(jie)會(kou)。
古人從什么時候開始有咬春的習俗呢?古時候咬春“咬”的和現(xiàn)在是一樣的東西嗎?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梁博宇。
春餅、春卷的“老祖宗”,至少可以追溯到漢朝?!绷翰┦拷榻B,東漢人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了當時的一則習俗:“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贝禾煺侨f物復蘇的時節(jié),在立春日取食最新的鮮嫩蔬菜,既營養(yǎng)健康,又能為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
不過,《四民月令》中并沒有記載這些“生菜”的具體內(nèi)容,也可能當時并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只要是新鮮蔬菜就可以了?!绷翰┦扛嬖V記者,到了魏晉時期,周處的《風土記》則有了“元日造五辛盤”的記載。“辛”是中國傳統(tǒng)的“五味”之一,今天大家熟知的蔥、蒜味,就是“辛”?!侗静菥V目》對“五辛盤”的內(nèi)容有更詳細的描述:“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辈贿^,并不是人人都喜歡辛味,這幾種菜的規(guī)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到了唐朝,“五辛盤”就又有了新的花樣。
唐代詩人杜甫有一首《立春》詩,開篇就講:“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笨梢?,立春吃“生菜”的習俗還沒有變,但已經(jīng)有了“春盤”的名詞。所謂“春盤”,就是將各種新鮮的蔬菜放在盤中。至于是不是要用餅卷起來,唐人沒有明說。不過,到了宋代,“春盤”的形制就和今天很像了。宋人王千秋的《點絳唇·春日》,就對宋代的春盤做了生動的描述:“何處春來,試煩君向盤中看。韭黃猶短。玉指呵寒翦。犀箸調(diào)勻,更為雙雙卷。情何限。怕寒須暖。先酌黃金盞?!?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宋代的春盤是將韭黃等各種蔬菜混合起來后,卷起來吃的?!绷翰┦空f。著名的大文豪兼大吃貨蘇軾更是多次在詩詞中寫到春盤:“蓼茸蒿筍試春盤”“青蒿黃韭簇春盤”“喜見春盤得蓼芽”……可以說是對春盤愛之頗深了。這時的春盤,已經(jīng)和今天的春餅很像了,但油炸的春卷還沒有流傳開來。
春餅
到了元代,無名氏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飲食類》,為大家描述了一種類似春卷的食物——“卷煎餅”:“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嫩蓮肉、干柿、熟藕、銀杏、熟栗、芭欖仁,以上除栗黃片切外皆細切,用蜜、糖霜和,加碎羊肉、姜末、鹽、蔥調(diào)和作餡,卷入煎餅,油焯過?!笨梢?,這種“卷煎餅”的做法和今天的春卷是基本一致的,只不過多了許多干果、蜜糖之類的甜味餡料。后來的春卷,慢慢地將甜味和鮮味分開,有咸咸的菜肉春卷,也有甜甜的豆沙春卷。說起來,還是前者更流行一些。
再后來,“春盤”逐漸與“春餅”混為一談,并被“春餅”這個新名詞取代?!按壕怼眲t成了獨立的食物,在南方廣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