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日期:2023-1-8 9:39:54 訪問次數(shù):757
“中國是詩的國度”,這句話不接受反駁。這7個字的意義,并非只是說我國誕生了很多偉大的名詩人,更是指民間會時不時就能冒出一個寫詩高手。
他們可能古代朝廷中的大官,可能是閨中繡花的女子,可能是田野里放牛的牧童,可能是路上挑貨的生意人,當然也可能是本期筆者要跟大家說的和尚。
千年詩壇,最不缺的就是會寫詩的僧人們。他們寫起詩來往往3大特點:其一,他們很直率,從來不屑于賣弄文采;其二,他們的詩往往很有哲理,你以為人家只是在寫詩,人家其實是在教你做人;其三,詩文雖不華麗,卻很值得推敲,往往流傳多年仍極具感染力。本期筆者就給大家舉一個這樣的例子。
這位詩人名叫乾康,是五代時的一個僧人。乾康一生苦行,看淡世俗名利,唯一的愛好就是寫詩,走到哪兒寫到哪兒,從年少寫到年邁。這天,70歲的乾康回到家鄉(xiāng)永州,聽說老家來了個名叫王伸的朝廷大官,也寫得一首好詩。
乾康一時興起,便拄著拐杖來到王伸的官衙門口,打算找他切磋一下寫詩的技巧。王伸是個讀書生出身,聽下人說有一個會寫詩的僧人求見,便出門相迎。但他一看到乾康,便覺得此人肯定沒啥水平。只見這乾康年老背駝,而且衣服也是破破爛爛,長得也挺丑,所以他便瞧不起對方了。
乾康一看就知道他的想法,便表示自己能即興寫詩。王伸不信便指著外面的大雪,讓乾康寫一首。就這樣,這位70歲老和尚便隨手寫下了首詠雪詩。聽說有和尚寫詩,眾多才子也都紛紛前來圍觀。結果和尚的詩一出,現(xiàn)場眾人無不叫絕,大官王伸也趕緊鞠躬,連說:“先生受我一拜”。我們來看看乾康寫了些什么:
《殘雪》
六出奇花已住開,郡城相次見樓臺。
時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飛從天上來。
1000多年來,這首詩曾令不少文人汗顏,為何?一方面,是因為立意很巧,文字也很清麗,非一般文人能寫得出來;另一方面,這首詩短短28個字道出了世人常犯的錯:以貌取人。
老和尚不是寫漫天大雪,而是特立獨行的寫了大雪融化后的情形,這個角既新穎又巧妙。他用“六出奇花”來代指雪花,寫出了雪花的形狀。雪花融化后,原本被白皚皚的雪覆蓋的城樓,又開始相繼出現(xiàn)了。這一句,從側面寫出了雪花的“威力”。
但這樣的雪花融化后,卻和地上的泥混在了一起,很多人還以為它們也只是一抹污泥。直到一片雪花,飄飄灑灑又從空中飛落。這最后一句“一片飛從天上來”是很有畫面感的,看著地上的化雪,再看著天上飄下來的那一片潔白之花,對比很強烈。
縱觀這首詩,語言上無一生僻字,但讀來卻自有一股清新之美,這就是典型的詩僧風。與一般文人詩不同,它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除了這首詩外,乾康還有不少優(yōu)秀的作品,大家如果喜歡可以找來讀一讀。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