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日期:2023-3-6 10:30:21 訪問次數(shù):686
與人相處永遠是一門學問,古人慢出細活,看人也頗有耐心,而我國古時主要的經(jīng)濟是農(nóng)業(yè),老百姓種莊稼為生,也能夠自給自足,因而勤勞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看人但看門前草”是許多老一輩的人常說的一句俗語。
古時沒有高樓大廈,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一套遮風避雨的房子,也有了“各人自掃門前雪”,“門前草”和“門前雪”就有些不同了,先說雪的含義,它的后面還有一句“休管他人瓦上霜”,這兩句常常是一塊出現(xiàn),說的是莫要管閑事,也指明哲保身的人,出自《事林廣記·警世格言》。
我們知道下過雪后,屋前就需要掃雪,一方面為了走路方便,不要打濕鞋腳,一方面是為了防止雪結冰,導致路滑。掃雪是一件費力的事情,現(xiàn)在常常有熱心居民一塊掃到馬路上厚厚的積雪,為行人提供方便。
因而“各人自掃門前雪”又含有貶義,專指自私自利的人。而“看人但看門前草”就不一樣了,這是自家院子里的事情,以“門前雪”來看家主人的品德,要是門前雜草叢生,說明這戶人家懶惰,即使他對左鄰右舍的態(tài)度溫和儒雅,穿著亮麗,也無法掩飾他懶惰的性情。
“懶”是萬萬不可的,古時候,勞動人員一懶,就沒有吃的,沒有吃的,還談什么豐功偉績?因而一旦給人留下“懶惰”的印象,親朋好友就會慢慢疏離。在這句話的后面同樣還有一句,卻少有人知,老祖宗的經(jīng)驗之談。
那就是“沒草定比有草好”,就說了除草和不除草,留給人們的印象,事實上,古時候勞動人民不僅要下田種莊稼,還要上山劈柴取木,木材對于古人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生火做飯,生火取暖,哪個不需要木材?
一戶人家門前雜草叢生,說明他不看重家門風氣,草都沒除,門前沒有堆積木材,也就不指望這戶人家還會下田種莊稼,那這戶人家吃什么?怎么度過冬天?就可想而知了,左鄰右舍就會防備這戶人家,免受災害。
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在一些西方國家獨門獨戶,也需要打理門前的雜草,要是不打理自己的院子,還會被罰款。我國農(nóng)村地區(qū),有院子的人家也會特別注意自己的“門面”,可見古人留下的俗語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