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的中國文化中,非常講究“氣”。比如:人爭一口氣,這是激勵人的斗志。還比如,誰都喜愛的運氣、貴氣和福氣!運氣不可捉摸,猶如頑童。貴氣不可搶奪,恰似“十年打磨而成的寶劍”。
這兩種“氣”,對咱尋常百姓來言,雖人人祈求,但大多數(shù)人持著“來了更好,不來也可”的態(tài)度。畢竟想駕馭這兩種“氣”,對自身的要求是很高的。
道理很簡單,看看身邊人便可。有的人,因運氣來臨而發(fā)達,卻駕馭不住,很快眾叛親離,甚至重新墜落,摔得凄慘,這種例子比比皆是。至于貴氣,這是一種大修為,不“苦其心志,熬其筋骨”等,是沒法得到的。
所以,在這三種氣中,福氣最平和,人人可擁有,甚至想擁有多少就擁有多少。也許看到這,有人會奇怪,福氣真就這么采之不盡,用之不竭嗎?那么就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則禪意故事……
丹霞禪師,是著名高僧,許多人都想請他,到自己家里去誦經(jīng)消災祈福??蔁o論有多少銀子或有多大的官職,丹霞禪師都不為所動。
這天,又來了位信徒相請。丹霞禪師本不想見,但學僧卻說:“師尊最好還是見一見,來人器宇不凡,一看就不是尋常之人?!?/span>
丹霞禪師瞥了眼學僧說:“他即非尋常之人,何必又做尋常之舉,你能告知我原因嗎?”
學僧張口結(jié)舌正要離開,哪料突然有人哈哈大笑起來,道:“佛自西來,是尋常還是不尋常呢?”跟著一位中年人出現(xiàn)了,果真器宇軒昂。
丹霞禪師道:“這要看施主,是尋常還是不尋常了!”言畢,請來人就座。
來人謝過,坐下,說:“本想請高僧西來,高僧不肯,故而我只得冒昧東進,來見高僧,只想請教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百姓們安居樂業(yè)呢?”
丹霞禪師道:“順從百姓所想,所念?!?/span>
來人追問:“那百姓所想,所念的又是什么?”
丹霞禪師搖頭道:“我是出家人也不知道。但卻知百姓最喜歡藏兩種東西。”
來人一皺眉:“哪兩種東西?”
丹霞禪師道:“其一,糧。其二,財。只需讓百姓,藏好這兩種東西,不要被無端搶奪,百姓自然安居樂業(yè)?!?/span>
這則禪意故事,比較簡單。那來人,顯然是位帝王。丹霞禪師所言的,老百姓最喜歡藏的兩樣東西,其實便是我等尋常人的福氣所在之地。
其一、糧!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口?!薄5€有更深層的意思:惜福,即珍惜盤中餐!推而廣之,便是珍惜所有的勞動成果!因為在我們的勞動成果里,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福氣。
比如,許多人都瀟灑言稱:吃虧是福??扇糁挥幸煌腼?,敢問誰還能這么瀟灑?所以吃虧是福的前提是,有許多勞動成果為基礎(chǔ),被別人擠占一些不傷筋動骨罷了。
故而,福氣的第一大來源,正是我們勤勞的雙手,所創(chuàng)造出的勞動成果。之所以要“藏”,就是告知我們,要懂得珍惜。
其二、財!尋常百姓藏財,其目的無非兩個,第一:以備不測時所用。這完全可理解為,給福氣所上的保險,保證最基礎(chǔ)的“平安是福”。第二:給子孫儲備。這即是父母之愛,也是希望把福氣傳承給子孫。
所以,藏財其實就等于在藏福氣。也許有人說:你這是老古董思想,如今是啥年代了?但筆者卻想說:既然錢財代表著福氣,為何就不懂得一些惜福的道理呢?只有珍惜了,才能讓福氣發(fā)揮出作用。須知,無論什么樣的福氣都怕?lián)]霍!所以,要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