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日期:2022-6-6 22:52:20 訪問次數(shù):769
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九個節(jié)氣,夏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預示著仲夏時節(jié)正式開始。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jié)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
“芒種”也稱為“忙種”,農(nóng)民間也稱其為“忙著種”。芒種這個時節(jié)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
芒種時節(jié)心火容易亢盛,易導致心腎水火之間失去平衡,出現(xiàn)煩躁易怒、焦慮、失眠多夢等癥狀。
????芒種節(jié)氣養(yǎng)生關(guān)鍵詞:????
養(yǎng)心陰降心火,健脾胃祛濕氣。GIRAIN IN EAR
飲食起居
GIRAIN IN EAR
起居??????起居方面,宜晚睡早起;中午適當休息片刻。?????
飲食|吃生姜
俗話說得好:“冬吃蘿卜、夏吃姜”。芒種時節(jié),早上起床后嚼服一至兩片生姜,有助于溫養(yǎng)脾胃,祛濕助運。
除多飲水外,還應選擇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果蔬類食物,如黃瓜、番茄、桃子等。
芒種暑氣漸盛,濕熱易傷脾胃,容易出現(xiàn)口干舌燥、食欲下降,可以食用“冬瓜薏米扁豆鴨肉煲”。
功能效用
GIRAIN IN EAR
薏米扁豆
薏米扁豆能健脾祛濕。
冬瓜
冬瓜能利水化濕。
鴨肉
鴨肉清補益氣。
這款鴨肉煲能健脾利濕,清熱消暑,特別適合在芒種時節(jié)食用。食材準備
GIRAIN IN EAR
制作方法
GIRAIN IN EAR
芒種是一個
收獲與希望并存的時節(jié)
不忘播種,勤于耕耘
才會有收獲
夏日來了,愿您不畏炎暑
收獲美好,播種希望
(養(yǎng)生大國醫(yī))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今天是芒種,再往后,就要進入仲夏了。
《月令七十二候》里,如是介紹芒種——五月節(jié),唯有芒之谷可嫁種矣。
至此時,有芒的作物(麥)應收,有芒的作物(稻)當種。
芒種諧音忙種,正值農(nóng)忙,收獲與種下都在此時。
迎來農(nóng)歷五月后,端午剛過,氣溫驟升,龍舟水仍在時停時落。
薔薇謝了,杜英老了,紅的石榴,白的梔子,在盛開一段時日后,也漸漸顯露倦容。
雨季雖說沒有徹底過去,但夏天在行走的進程中,已經(jīng)悄然翻篇。
仲夏到了,綠肥紅瘦。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芒種度夏,隨著氣溫升高,泡上一杯清茶是極好的。
但夏天喝茶,關(guān)于“應季茶”該怎么選?茶圈內(nèi)爭議多多。
論口味,有人說喝點苦茶更能消暑,也有人覺得喝點甜味明顯的茶湯更舒爽。
論水溫,有人說夏天是冷泡茶的好季節(jié),也有人堅持一年四季都是多喝熱茶好。
論種類,有人說夏天應該多喝清新風味的綠茶,也有人會偏好白茶的鮮爽、紅茶的清甜。
林林總總,孰是孰非,大有講究。
《2》
夏天喝茶,喝“苦”的好,還是“甜”的好?
夏季氣溫高,潮濕又悶熱。
過了芒種后,接下來還有夏至、小暑、大暑,苦夏何漫漫?
從生活經(jīng)驗看,夏日飲食適合多吃一些“苦”。
苦瓜、苦菜、涼茶等,堪稱胡建人度夏的三件寶。
煲涼茶,自然不必多說。
在舊時,家家戶戶都會煮上車前草、蒲公英、野菊花,以及各種說不上名字的花和草,來澆滅盛夏的燥熱。
苦菜多用于做湯,在武夷山看巖茶焙火時,到當?shù)氐牟宛^吃飯,每到夏天必點的一道特色菜是苦菜小腸湯,解暑又清爽。
傳統(tǒng)飲食文化里,苦能解燥、降火、清心的觀念,早已經(jīng)深入人心。
但夏日喝茶,是不是同樣是喝點苦茶更能應景?
那倒未必,畢竟,苦味過重是劣質(zhì)茶的表現(xiàn)。
喝好茶看重的是享受,而不是給味蕾“找虐”,茶湯風味以香清甘活、鮮香醇爽、清新爽口為貴。
夏天喝茶也不例外,在茶湯口味的選擇上,不能片面化看待。
喝茶不是喝苦味重的才好。同時,真正的好茶也并非只有甜味那么簡單。
不論白茶,還是紅茶,亦或者其它茶,甜味過重、過濃、過膩,反而落了下乘。
一流好茶以清甜、鮮甜、甘甜為貴。
甜而不膩,鮮爽突出,回味持久的優(yōu)質(zhì)茶,更能提供無上美妙的茶味,緩解夏季悶熱的煩躁情緒。
《3》
夏天喝茶,應該喝“熱茶”還是“冷茶”?
按照傳統(tǒng)觀點,夏日陽氣外放,從仲夏到盛夏,煩躁的火氣更是一點就著,需要靜心避暑。
因為天氣炎熱,冷飲、冰糕、冰鎮(zhèn)水果等,頗受歡迎。
喝茶時,夏日冷泡茶的熱度更是節(jié)節(jié)高。
很多喝茶追求時髦、流行、有趣的茶客,紛紛開始嘗試。拋棄傳統(tǒng)的熱水泡茶,改用冷水,甚至冰水泡茶。
有的是往礦泉水瓶里放入若干茶葉,擰上瓶蓋后,輕輕搖晃,靜置數(shù)小時再去飲用;
有的是找出帶蓋的玻璃瓶后,投入茶葉,注入冷水,再放進冰箱內(nèi)冰鎮(zhèn)3-5個小時取出;
有的是在冷泡茶之余,再加入水果、白糖等進行混合調(diào)味,像“雞尾酒”那樣喝茶。
還有的是取出若干冰塊后,將茶葉置于冰塊上,隨著冰塊消融緩緩等待茶味浸出……
總之,冷泡茶的玩法,各式各樣,不盡相同。
行為本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采用常溫冷水、甚至冰水進行泡茶。
但從經(jīng)驗看,夏天喝茶時,冷泡茶僅適合一時嘗鮮,不宜長期飲用。
畢竟,冷茶喝多了,會刺激脾胃。
多喝熱茶,更加舒心。
從消暑角度看,暑熱正盛時,喝點熱湯更能消暑。
因為熱茶下肚,能促進人體排汗。隨著汗液的排出,部分熱量會被帶走,有利于降溫。
與此同時,流汗還是新陳代謝的重要組成,在汗液流出的同時,還能帶走不少新陳代謝廢棄物,更利于身心舒暢。
而冷茶冷飲喝下肚后,且不說“內(nèi)冷外熱”會導致脾胃不適,從消暑降溫角度看,也未必見得理想。
因為冷泡茶溫度低,在飲入之后,并不利于排汗。
從降溫解暑角度看,只能起到一時的物理降溫,并不利于真正意義上的降燥。
所以,為了解暑降溫選擇冷泡茶,并非明智之選。
從茶湯風味角度看,沸水泡茶才能激發(fā)充足的茶香、茶味。
高沸點的茶香,與深藏在茶葉內(nèi)部的茶味物質(zhì),離不開沸水的激發(fā)。
若是水溫不足,泡出來的茶湯僅僅是溫吞水,茶味效果明顯被削弱。
冷泡茶在泡茶時,茶味浸出效率極慢,需要長時間的浸泡才不至于讓茶味過淡。
另外,加入各式檸檬、玫瑰、芒果等進行調(diào)味的冷泡茶,更像是在喝飲料,難以喝準好茶的原汁原味。
不論從哪個方面看,喝熱茶,才是茶圈主流。
夏日喝茶,不宜過分“貪涼”!
《4》
夏天喝茶,應該選綠茶,還是紅茶?
茶圈當中,經(jīng)常能聽到冬紅夏綠的喝茶說法。
夏喝綠茶,冬選紅茶,無形當中成為了茶桌上的標配。
但有不少茶客好奇,夏天非喝綠茶不可嗎?如果不喜歡喝綠茶怎么辦?
紅茶是不是只有冬天才適合喝?夏季喝太多紅茶,聽說容易上火?
說句實話,這一連串的問號,本質(zhì)大同小異。
喝茶,不必墨守成規(guī)。
什么季節(jié)適合喝什么茶,主要看個人口味。
想喝就喝,就這么簡單。
對于口味專情,只愛喝固定某類茶的茶客(比如只喝普洱、巖茶、老白茶等),完全不用拘泥于此。
一款茶只要做到原料好、工藝好、儲存到位,色香味俱全,沒有雜味怪味,不論什么時候,都能成為茶桌上的寵兒。
再說了,夏天未必不適合喝紅茶。
夏季喝多了紅茶后,容易導致上火,這本身就屬于無稽之談。
優(yōu)質(zhì)紅茶的清甜甘醇,別有一番風味。
在夏日午后,泡上一杯花蜜香凸顯的正山小種,有何不可?
綠茶的清新、紅茶的清甜、白茶的鮮爽,能找出不少與夏日氣質(zhì)的吻合之處。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喝茶好時節(jié)。
《5》
芒種在古人眼里,是春夏之交。
略過立夏和小滿不談,在舊時,芒種寓意著夏天的到來。
因為,芒種一到,天氣就開始真正熱起來了。
也因為,在農(nóng)耕時代里,節(jié)氣的劃分得參考農(nóng)時。
南、北方大片區(qū)域內(nèi),春耕從春分開始,夏收集中在芒種時機。
春耕夏收,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春已逝,夏正來。
濃濃的夏日風情里,閑來無事,泡上一杯茶慢慢消暑,再愜意不過!
夏天喝茶的3個壞習慣,很多人還在用,你中了幾個?
立夏已至,綠茶、白茶、紅茶、巖茶,什么茶和夏天更配呢?
夏天天氣炎熱,綠茶、白茶、紅茶、巖茶,哪些茶要放冰箱保存?
夏天溫度高,蓋碗泡白茶散熱快,冬天紫砂壺泡白茶更保溫?
夏天喝冷泡茶,清涼又解暑?那你可能忽略了這些危害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