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只要提起唐宋八大家,相信很多人對于唐朝的韓愈、柳宗元,以及宋朝的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等人,那都是非常的熟悉,唯獨對于曾鞏會相對陌生一些,這也使得沒有什么存在感,人們自然而然就沒有什么影響,其實他同樣鼎鼎大名,一部分的學者更是認為曾鞏完全是被低估了,無論是文章,還是詩歌,那都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那么今天就來與大家聊一聊這一位大家,看一看曾鞏都有什么值得一讀的作品,作為唐宋八大家里名氣最小的一位,曾鞏性格不張揚,為人比較低調;我個人是非常欣賞曾鞏,一位原本極為普通的讀書人,并沒有什么背景,只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了北宋時期的一代文學大家,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所以曾鞏的故事是很勵志,值得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學習。

公元1019年(天禧三年)曾鞏出生于江西南豐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然后又遷于臨川,所以世稱南豐先生,他從小聰明過人,學識淵博,后來結識歐陽修,拜在他的門下,成為了他最得意的弟子,期間又與王安石交往過密,還專門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所以說在某個方面王安石能夠有后來的成就,曾鞏也是有過功勞,如果不是由于他的推薦,或許歐陽修無法發(fā)現(xiàn)王安石的才華,也就不可能引起后來宋神宗的注意。

曾鞏的文章繼承了歐陽修的風格,同時又融入創(chuàng)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墨池記》,這篇文章寫得很有趣;另外他的詩歌也是寫得很有韻味,例如《城南》、《西樓》、《詠柳》等等,那也是經典名篇;這些作品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不過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曾鞏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這首《正月六日雪霽》,這首詩也是寫得很有趣,把雪后初晴時的美景,還有當時內心的感受,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從而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

雪消山水見精神,滿眼東風送早春。
明日杏園應爛漫,但須期約看花人。
可能很多人對于這首詩并不是很熟悉,甚至都沒有讀過,雖然這首詩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只要細細品來,還是能夠感受到字里行間所流露出來的美,開篇的第一句,那就寫了雪融化之后的情形,雪融化了山水也變得更加有精神,這一句立馬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后面的一句則是寫得更為有趣,整個世界都在刮著東風,正是送來了唯美的早春,使得人們心曠神怡。

第三四句又是筆鋒一轉,寫下了一種美好的愿望,正是由于雪融化了,明天杏園里的應該是萬紫千紅,花兒開得無比的燦爛,這個時候一定要邀請上好朋友,一起去外面欣賞那些艷麗的花兒。這兩句也前面的兩句,看似有些不對稱,但是并沒有違和感,卻使得這首詩更具有詩情畫意,從而使得人們讀了之后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曾鞏在唐宋八大家里名氣盡管并不是很大,但是他的作品絕對是稱得上一流,要知道在這八位大文豪中,他的起點是最低,另外的那幾位祖上都是讀書人,屬于是書香世家,可是曾鞏家庭不一樣,完全是普通人家,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還是實現(xiàn)了人生理想,成為了一代文學大師?,F(xiàn)在他的名氣之所以會被別人低,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個人認為是由于他的作品入選課本太少,所以使得人們提起這八位大文豪往往會忘記曾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