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的文字自然是用來紀念死人的,只不過文字寫的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最簡單的墓碑上的“故”字,其實就是死亡的意思。
——比如說我們現(xiàn)在說某個人“已故”,也就是指這個人已經(jīng)死亡了,之所以不直接說死,主要是因為這樣太不禮貌了,在古代尤其講究禮儀,對死者,一定要顯現(xiàn)的夠委婉。

除此之外的另外幾個字就稍微有那么點“意思”了。
“顯”指的是死者死的時候在家族中的一種地位和狀態(tài),如果這個死者是在家族里面德高望重,受人尊敬,而且他也是整個家族里面輩分最高的人,下面子孫滿堂兒女雙全才可以用“顯”字。
而且一般來說,這個都是用在男子身上,不過如果男子的妻子還沒有死亡的話,男子先死亡的話也是不可以用這個字,否則的話就會被看成是對于妻子的詛咒。
“顯”如果用正確的話是對這個家族的祝福,所以“顯”用的時候還是相當慎重的,并不能胡亂用。
除了“顯”,死者在墓碑上刻得最多的是一個“先”字。

“先”字代表的意思也就相對簡單一點?!跋取敝高@個人以前存在過,而現(xiàn)在不存在了,無論他是什么樣的地位或者說活到多大歲數(shù),墓碑上都可以用這樣一個“先”,而這個字和“故”字意思比較相似。
不過“先”大多都是用在正常死亡并且有后代的人墓葬上面。
——假如有個人他沒有后代,只是親戚朋友將他埋葬的話,一般情況下不會將幫他寫"先"字;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死者的身份比較低,沒有比他輩分更低的人。比如說在古代的時候有些人英年早逝,沒有任何的后代,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時候,墓碑上從來不會寫“先”。
“考”一般是指的男子死亡下面有子盡孝,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這個字是指死亡的父親。

“妣”指的是一個女子死了之后下面有子孫盡孝,所以這個字更多的是代表死亡的母親的意思。因此在古代的一些合葬墓上面才會將這兩個字用在一起,若是單獨墓葬的話一般不寫,不過也有寫的情況。
如果死亡者沒有子孫或者說死亡的夫妻二人是絕戶或只有女兒的話,也不會用上這兩個字。
按照古代的風俗,只有家里的男丁可以幫助老人辦葬禮立墓碑,如果自己沒有孩子的話那就用家族的孩子,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是沒資格為自己的父母辦葬禮的。

若是家族里的其他男丁在幫忙辦葬禮而寫上這兩個字的話,相當于對自己親生父母的一種詛咒。親生子女為其死亡的父母寫這兩個字的話則是一種尊敬。
一般來說,在墓碑上都是將“妣”“考”與“先”“顯”“故”在一起用,將這幾個字的意思疊加出來就能明白要表達什么意義了。
古人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一下子識別墓主人是男是女,在家族中什么樣的地位以及基本的家庭情況。
不過現(xiàn)在農(nóng)村已經(jīng)不流行土葬的風俗,而城市中的墓地大多都是統(tǒng)一定制的墓地模板,已有很多地方已經(jīng)拋棄的這種傳統(tǒng)的墓碑文化。
因此知道墓碑上這幾個字代表什么意思的一般都是些上了歲數(shù)的人。而這些東西反映的其實也是一個時代的文化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