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2月26日,毛澤東71歲生日,沒有大宴,只是私底下邀請周恩來、朱德、董必武以及王進喜、陳永貴、錢學森等30多人參加。
宴會上,毛澤東向錢學森遞過去一支煙,正當錢學森伸手要接時,毛澤東又收了回去,沒有給。
毛澤東這一遞一收,參加宴會的人都看在眼里,不得不說,氣氛一下子就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正當錢學森不知所措時,毛澤東一句話就活躍了氣氛。

盡管毛澤東沒有解釋為什么要這么做(虛晃發(fā)煙),但大家都理解了他的意思,知道用意深刻,錢學森佩服不已。
那么,毛澤東是怎么化解尷尬的呢?
一、毛澤東生日宴
毛澤東并不提倡過生日,更不會輕易公開過生日。1964年12月26日的那一次,是有記錄里他最后一次公開的生日宴。
這一次宴會,毛澤東邀請了30多人,共湊齊三桌,但都是個人掏腰包,從稿費里面扣,沒有用國家一分錢。
等人都到齊后,毛澤東沒有坐在有中央領導人的那一桌,而是有科學家、農民、基層干部和工人的那一桌。
在周恩來的安排下,上山下鄉(xiāng)知青董加耕坐在毛澤東左邊,再左邊是大慶油田“鐵人”王進喜,另一知青邢燕子坐在毛澤東右邊,再右邊是大寨黨支部書記陳永貴。
此外,“獨臂將軍”余秋里、科學家錢學森也坐在這一桌。
這些人里,除了余秋里和錢學森見過毛澤東,其他人都沒有親眼見過他。
邢燕子、董加耕和陳永貴一身農民裝束,王進喜則一身工人打扮。那時候他們都是全國名人了,也都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但在毛澤東面前都很拘束、緊張,又有一絲絲的激動。

毛澤東雙手一攤開,眾人皆齊聲落座,豎起耳朵,挺直腰桿,正等毛澤東訓話。
看到眾人這個樣子,毛澤東先讓他們隨便抽煙、吃糖,等氣氛稍微活躍一些了,才說:“今天我們不是做生日,在這里的有工人、農民、解放軍,大家在一起不光吃飯,還要談話,我的孩子沒來,他們不夠資格?!?
說得大家都笑了。
大家嘴里不反駁,但都真心誠意為毛澤東祝壽、過生日,希望他萬壽無疆。
說話間,坐在毛澤東身邊的眾人忽然瞥見毛澤東白布衫的后背還有一塊不怎么顯眼的小補丁,都很吃驚。
毛澤東沒有管眾人的反應,逐一和他們談話。
與余秋里談,余秋里說只讀了三年小學,毛澤東就說:“讀三年小學能搞出一個大慶來,了不起!”
與“鐵人”王進喜談,毛澤東說:“石油工人干得很兇,打得好。要工業(yè)學大慶。”
毛澤東說著說著,目光就落到了錢學森身上,他接下來的一個動作,讓錢學森和眾人都有些詫異。
二、毛澤東一句話用意深刻
一直以來,錢學森都不喜歡抽煙,就算是在思考的時候也不會去點煙。毛澤東則比較喜歡抽,是一個幾十年的老煙民了。

毛澤東將目光落到錢學森身上后,突然從口袋里掏出煙來,對著錢學森就遞過去一支。
盡管自己不抽煙,但對領袖的這一份熱情,他不好拒絕,于是就伸手過去接。然而,當他的手伸到半空中時,毛澤東卻收回去了,氣氛一下子就變得微妙起來。
看到錢學森僵直在那里,毛澤東開玩笑說:“要自力更生呀,單靠外援,別人不給你,你也沒有辦法!”
這句話聽起來莫名其妙,卻藏有深意。
錢學森是科學家,當時正負責研究原子彈、導彈等。
毛澤東的這句話,就是在提醒錢學森和眾人,不要靠別人送過來,要自己有,不然的話沒有辦法。
錢學森聽明白了毛澤東的話,也知道了主席的用意,深深地佩服不已。
眾人見此情形,再聽毛澤東的話,也都連連點頭肯定。
錢學森當時應該感到很慶幸,因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已經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引爆,錢學森和眾多科學家都交出了滿意的答案,如若不然,他當時就不好意思面對毛澤東了。
聽到毛澤東的話后,錢學森帶領眾多科學家再接再厲,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自原子彈和氫彈都研究成功后,我國成了擁核國家,不再看別人的臉色,實現了毛澤東所說的“自力更生”。
結語:

毛澤東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和國家。為了革命,他失去了妻子、孩子、兄弟姐妹;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國家的建設,他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就算是在自己生日那天,也公開表示不過生日,要和杰出的代表談一談國事。
在毛澤東的努力下,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工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工業(yè)奇跡,以陳永貴為代表的農民樹立了一個又一個值得全國人民學習的典范。至于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科學家,他們則為我國國防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
那是一個無私奉獻的時代,他們?yōu)楹笕俗龊昧思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