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字《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傾盡一生精力所著。
既是“帝王之書”,論文治武功,更是智慧寶藏,談修身處世。
儒風君精選其中最經(jīng)典8句話,讓我們一起品讀,以史為鑒,洞察得失。
1
不癡不聾,不做家翁。
譯文:
面對許多事務,要學會裝傻裝聾不干預,才能做一家之主。
感悟:
長輩和晚輩相處時,要有豁達包容的心態(tài)。
不要因為一些小矛盾和過失斤斤計較,喋喋不休。
倘若凡事都要強加干涉,再小的問題也會演化升級。
懂得裝聾作啞,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做一個聰明的老人。
這才是老祖宗真正通達的智慧,也是家庭和睦相處的關(guān)鍵。
2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
譯文:
貧困的家庭想要一個賢惠的妻子,動亂的國家想要一位賢良的宰相。
感悟:
常言道:“妻賢夫禍少?!?/span>
賢妻,是一個興家旺家最好的風水。
上能善待老人,盡心孝道,下能撫育兒女,提升教養(yǎng)。
還擅長勤儉持家,體恤丈夫,將日子經(jīng)營得幸福美滿。
即使當下再貧窮艱難,也能漸漸讓家庭萬事皆興,富貴綿長。
3
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譯文:
大丈夫向人許諾的每一件事,哪怕給千金也不會背棄。
感悟:
《論語》中講:“言必行,行必果?!?/span>
一諾千金,就是一個人行走于世間的金字招牌。
守諾的人,不一定是圣人,但一定是值得信任的君子。
他們會全力以赴地完成自己的承諾,敢于擔當,為人靠譜。
這樣的品行,會讓人心中安全感滿滿,始終信服和尊重。
所以,做人當以信字為先,不輕易許諾,但只要許諾,就必定踐行。
4
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乎?
譯文:
自己的床,怎么能讓他人占去一半呼呼大睡呢?
感悟:
王陽明說過:“人須有為己之心?!?/span>
生而為人,有的事情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
但切身的利益和原則,務必當守則守,不容他人侵犯。
否則,你的心軟和善良,只會慣壞那些得寸進尺、不懂感恩的人。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在溫暖別人之前,都要懂得維護自己的周全。
5
欲知其人,觀其朋友。
譯文:
看清一個人,就要看他的朋友是什么人。
感悟: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span>
一個人是什么性格和品格,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
樂觀豁達的人,身邊的朋友往往也會積極向上、光明磊落。
陰險狡詐的人,身邊的朋友也大多是居心叵測、城府極深。
如果想要看清一個人,就要先觀察他的社交和圈子。
同時,我們也只有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結(jié)交更好的朋友。
6
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譯文:
聽別人口中說的,永遠不如親眼所見、親身經(jīng)歷的可靠。
感悟:
中國有句老話:“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聽別人說得天花亂墜,也不如自己親眼看一看。
畢竟,別人有別人的立場和想法,難免會有偏頗狹隘。
千萬不能因為道聽途說,沒有真憑實據(jù),就妄自猜測、妄下定論。
唯有親自去看,親自去做,身臨其境,了解全因后果,才有發(fā)言權(quán)。
7
言善非難,行善為難。
譯文:
嘴上說做善事并不難,實際做善事才是真的難。
感悟:
說好話易,做好事難。
動動嘴皮子,不用花費心思力氣,輕輕松松。
但是說得再好聽,不付諸行動,只會是偽裝的良善。
真正的善良,是既要說,更要做,一邊宣揚,一邊踐行。
克服困難,努力行善,修身以德,才是紅塵道場中最深的修行。
8
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譯文:
品德勝過才華,是君子;才華勝過品德,是小人。
感悟:
《周易》有云:“君子以厚德載物。”
德行,是一個人最牢固的根基,最可貴的修養(yǎng)。
德才雙全為圣人,德高于才為君子,才高于德為小人。
再高的才華,沒有德行為本,就如空中樓閣,登高也必跌重。
相反,以德為首,德才兼?zhèn)涞娜耍娇沙休d萬物,行穩(wěn)致遠。
人生一世,唯有德行,可立一生,德行深厚的人,才能后福無窮。
來源:儒風大家